从船舶低碳排放实现手段来看,目前造船界还没有成熟的解决方案;从主要减排措施来看,主要包括改善物流(贡献率约14.6%)、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贡献率约26.9%)、降低航速(贡献率约21.9%)和能源变革(贡献率约36.6%)4个方面;从技术角度来看,航运脱碳重点聚焦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能源变革两个方面,潜在的技术措施包括液化天然气(LNG)燃料、碳中性燃料、电池动力等。
近日,劳氏船级社和英国UMAS海事咨询服务公司发布了他们对当前和将来可用于航运业的燃料的最新评估。建立在LR和UMAS已经对零排放船舶(ZEV)进行了开创性研究以及脱碳的潜在过渡途径的基础上,该研究表明,从经济角度来看,无论哪种零碳燃料成为首选燃料,从船用技术角度而言,零排放船舶在未来几年内技术上是可行的。
风能为全球船队提供动力已有数百年历史,电力推进已经在海上存在了很多年,全球也正研究氨充当燃料的潜力。
去年底,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下属事业单位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18万吨氨燃料散货船,取得了英国劳式船级社的原则性认可(AIP),该船型全程采用氨燃料推进,满足主机零碳排放要求。
今年初,马来西亚国际船运有限公司、韩国三星重工、英国劳埃德船级社和德国船机制造商曼恩能源解决方案达成合作意向,将在未来3—4年进行内氨燃料油轮联合开发项目,助力航运业迈向低碳化未来。
曼恩能源解决方案发言人Peter Kirkeby指出,尽管充满挑战,但氨的确可以成为零碳船舶的很好选择,“氨的价格与液化石油气、LNG或甲醇等其它替代燃料的价格相当。”国际清洁运输委员会(ICCT)高级研究员Bryan Comer也表示:“我们正在寻找未来的燃料,零碳燃料氨是个不错的选择。氨可以很容易地液化,比液态氢具有更高的体积能量密度,并且可以在内燃机中燃烧。”